阿拉比卡,就一定代表好咖啡豆嗎?
作者: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:2022-06-27 16:01:53
大家上過自然課就應該記得,以最傳統生物學上的定義,物種是指一群可相互交配生殖,或具此潛力之天然族群所組成的群體,且與其他群體間具有生殖上的隔離,或是大家也該記得界、門、綱、目、科、屬、種的分類層級。而我們喝的咖啡其實不是同一物種,而是屬于茜草科Rubiaceae、咖啡屬Coffea下的幾十(有人說是上百種)的不同物種。因為咖啡的原生地在埃塞俄比亞一帶,那邊散落了上百種的咖啡野生品種,只是大多數都不具商業價值,所以我們現在消費的大多數咖啡,是商業種植而來的,而且主要來自三個種:阿拉比卡(Coffea arabica)、羅布斯塔(Coffea canephora)、賴比瑞亞(Coffea liberica)。

2、羅布斯塔據信是源流自阿拉比卡的變種,但是具有強壯、抗病、容易栽種、產量大的優點,但是口感較為苦、重、香氣比較弱、咖啡因較高,所以價格便宜,市場上沒那么受歡迎,目前產量約占全世界的30%。
3、賴比瑞亞現在很少有人種了,市場上量其實很小,它的豆身大顆、但是滋味平淡,所以不受市場重視,但是據說馬來西亞白咖啡的源流就是用了賴比瑞亞咖啡,才有那特殊的風味。
以上講的是咖啡的物種,但是因為中文的不精確,或是被人亂用,品種這個名詞常被跟物種弄混。品種應該指的是人類在栽種作物時,刻意選拔出來具有特殊性狀的種類。就像貓有分美國短毛、日本貓、暹羅貓、波斯貓等等,他們具有不同的外表特征(毛長、體格、個性)等等,但都屬于家貓這個物種,而且可以互相交配產出下一代,只是特征性狀會因為混種而亂掉了(可能就叫米克斯了)。而咖啡也是一樣,因為阿拉比卡全世界大量種植,所以各地人為選育出了很多具有特殊風味、特色的品種,如鐵比卡、波旁、卡度拉、卡度艾、藝妓(geisha)等等,但不管他們有怎樣的特征、口味差別,都是屬于阿拉比卡的這個物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