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叫做新鮮的豆子?你真的知道嗎
作者: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:2020-11-26 10:24:21
這天來了一部自用轎車,車子停在對面,從車上走下來一位年輕人,他穿過馬路小跑步地來到店里。店里人有一點多,年輕人一進門說要買咖啡豆,我問他要買什么豆子,他問:“有沒有新鮮的豆子?”
我在煮咖啡,必須專注,所以叫他等我一下。煮好了咖啡,放下攪拌棒,我問他:“什么叫做新鮮的豆子?”

又是一個被教壞了的孩子。因為沒有空跟他詳加解釋,所以直接回他:“我沒有賣兩個禮拜以內烘焙的咖啡豆。”他簡短一聲“謝謝”,隨即轉身離開。
很多人買咖啡豆,選購的條件都會強調新鮮,就是沒有人告訴我新鮮的定義為何?
答:咖啡豆要在烘焙好一個星期、十天、不超過半個月內喝完。
問:否則呢?
答:否則豆子就壞掉了。
問:為什么?
答:因為超過時間就不新鮮了。
問:不新鮮會怎么樣?
答:會有油味、潮味,沒了香氣,喝了對人體不好。
問:如果不會呢?
答:不可能!
問:為什么不可能?
答:因為咖啡豆已經過期不新鮮了。
這是我曾經跟一家咖啡廳老板的對話,這些對話很好玩對不對?有沒有鬼打墻的感覺?除去好玩,有沒有人從這些對答里找出一些矛盾呢?
咖啡豆的新鮮是從咖啡豆味道不對了做依據,或是從烘焙完成后開始起算?
咖啡豆新不新鮮是店家說了算,或是消費者自己需要具備的判斷能力?烘焙好幾天以內叫新鮮?誰規定的?
烘焙講究新鮮,那么,生豆是否新鮮該不該追究?老掉牙的生豆,新鮮烘焙,算不算新鮮?
“不新鮮的咖啡豆喝了對人體不好”,怎么個不好法?
所謂新鮮的咖啡豆,喝進肚子里就真的萬無一失嗎?
咖啡豆的烘焙與保存期限有絕對的關連,烘焙得宜,豆子的存放時間可以延長,隨著時間越久,香氣相對的越弱。豆子磨成粉末萃取時可以看出“沉”的感覺,果酸也較直接且死板,甜味尚可,但回甘淺短;然而咖啡豆要淪落到這種口感,也是兩、三個月以后的事了,我說的是如果烘焙沒問題的話。既是如此,何以短短十天、兩個星期,豆子就出現雜味、油味和潮味了呢?說穿了,搶新鮮背后的真相就是豆子烘焙不當(過焦或者不熟),答案就這么簡單!
咖啡豆沒有烘熟,豆子的含水量超過豆子可以存放的安全值,禁不起時間的考驗,不稍幾天即圖窮匕見,弊端處處,咖啡豆質變就是最明顯的問題。不清楚問題本質,卻要嫁禍給咖啡豆,咖啡為無知揹黑鍋事件再添一樁!
剛烘好的咖啡豆含有飽滿的二氧化碳,所以豆子磨成粉狀時有膨松感,只待二氧化碳排出后,粉末就會顯得潮且沉,也因為只有在二氧化碳做適量的排放后,咖啡的風味才會隨日釋放,所以初烘焙的咖啡是喝不到層次、豐富性和變化性的。就是因為剛烘焙好的咖啡豆不適合立即飲用,又不能使之暴露在空氣中,才得用單排氣閥的鋁箔袋包裝,為的就是能順利排出豆子里的二氧化碳。
為什么是單向排氣閥?又為什么是氣孔向外透氣,隔絕外邊的空氣進到袋子里的設計?如果豆子排放的氣體是值得保留的,或者根本不會釋放任何氣體,那么氣孔的設計目的何在?為了美觀嗎?顯然不是這么回事。
在此,慎重的呼吁,咖啡千萬不要在烘焙十天以內開始使用,如果買回家的豆子禁不起存放,哪里買的,下次就跟他說bye-bye,這不難吧!